互聯網信息化咨詢/技術開發/整合營銷
請通過以下方式免費咨詢
提交
在眾多 Android 開發團隊參加的 Droidcon London 2019 大會上,一系列新技術令人眼花繚亂。從 Joe Birch 介紹的無障礙智能吉他到即將到來的 Jetpack Compose 庫,創新內容實在太多了,主流社區需要找到幾項核心技術才不至于迷失方向。
這篇文章就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需要重點關注的一些核心技術,同時本文會解釋為什么應該優先實現這些技術,以及實現的一些初始途徑。需要特別強調一下,實現這些技術雖然不會讓你的終端用戶發出驚嘆,但它們能幫助開發者打造震撼人心的特性,并為開發人員帶來更賞心悅目的代碼庫!
1. Kotlin
Kotlin 通常被視為下一個 Java,它是由谷歌和 JetBrains(Android Studio 開發者)贊助的。Java 從一開始就一直是 Android 應用的首選開發語言,但近年來 Kotlin 迅速普及,如今在 10,000 種 Google Play 應用中有近 60%使用了 Kotlin 。雖說在少數需要訪問底層原生代碼的情況下,仍會繼續使用 C++;但在其他情況下,Kotlin 都可以代替 Java。
Kotlin 的主要優勢是與 Java 的完全互操作性,這意味著開發人員可以盡可能遷移舊代碼,而不用完全重寫整個應用程序。這兩種語言兼容得很好,Android Studio 甚至可以自動從 Java 轉換為 Kotlin。
這種兼容性,加上更簡潔的語法和數百項細小改進,使 Kotlin 在 StackOverflow 的 2019 年開發人員調查中成為第四大“最受歡迎”和第五大“想要”的編程語言,在所有移動編程語言中排名最高。
遷移現有應用有一個好方法,就是在修改現有 Java 文件時將其轉換為 Kotlin。雖然這意味著你要把經常編輯的文件轉換過去,會增加代碼審查的復雜度(比如會面臨潛在的沖突),但由于轉換后的區域能得到審查,因此可以確保任何問題都能被發現。
目前 Candyspace 中使用的 Kotlin 代碼占 86%(并且一直在增長),其余的 14%是實用工具 / 轉換代碼,這些代碼已經有些年頭沒改動過了。
2. Jetpack
谷歌的 AndroidX/Jetpack 庫是一組實用工具,旨在簡化常見的應用需求。例如用于設備上數據庫的 Room ,或用來在底層數據更改時更新顯示內容的 LiveData 。
有了 Jetpack 庫,新項目就省掉了重新發明輪子的麻煩,也不必等待其他開發人員來開源他們的實現方式,現在每位開發者都能獲取到那些基礎要素了。這些庫更新非常頻繁,新功能不斷推出,錯誤修復也會及時發布。由于這些庫是為了協同工作而構建的,因此多使用 AndroidX 庫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減少應用中出現意外。
從開發工作起步開始就使用 Jetpack 庫可以節省數百小時的時間,但我們也可以將已有的應用遷移到 Jetpack 庫上面。雖然看起來很麻煩,但由于這些庫非常流行,針對遷移工作的指南也很容易找到。至少,底層 Android 元素(視圖、片段等)可以自動轉換。
在 Candyspace,我們使用了 Data Binding 和 ViewModel,并可能很快加入 Room 和 Navigation。
3. 模塊化設計
一直以來,應用都被構建為一個巨大的“應用”模塊,其中包含整個應用所需的一切。盡管這樣做確實能讓資源共享起來更容易,但也意味著這個應用的某些部分無法為其他應用 / 開源項目所重用;更重要的是,對應用做出更改時必須重新編譯整個代碼庫。
相反,如果應用由許多較小的模塊組成,則只需重新編譯做出更改的代碼即可,從而大大縮短了構建時間。此外,模塊化設計還為高級 Android 特性(例如即時應用——用戶無需安裝任何內容即可使用你的應用的部分功能,和動態特性——按需安裝應用的各個部分)的應用打開了大門。
將一款現有應用拆分為多個模塊可能會是一個很復雜的工作,因為會因此而發現之前隱藏的問題(“DateUtility 是什么東西?為什么每個類都需要它!?”);但是一旦改造完成,代碼庫就會進入一種更加健康的狀態。另外,如果一款新的應用需要類似的功能,則可以快速重用已有模塊,從而大大節省時間!
模塊化應用架構的一個示例(來源:本文作者創建!)
雖然設計一個模塊化架構可能是很復雜的任務,但我之前已經寫過一些指導性原則,這些原則受到了 Nikits Kozlov 關于模塊化和構建時間的文章的啟發。Plaid 也寫了一篇介紹他們向模塊化設計遷移經驗的文章。
在 Candyspace,我們的應用設計都是完全模塊化的,以盡量減少構建時間對開發工作的中斷影響。
4. App Bundle
使用傳統的 APK 將應用分發到用戶的設備時,必須安裝針對所有設備準備的所有資源。這意味著每張位圖圖像可能會有 5 個副本(用于不同的屏幕精度),還要安裝針對不同設備架構的多個庫版本,甚至還得安裝多組邊距和填充值。
使用 App Bundle 分發一款應用時,用戶下載的 APK 只包含他們實際所需要的資源。這樣一來,平均的應用大小就會減少 20%,而未經優化的應用改換格式后應用大小將會得到更顯著的縮減。
縮減應用大小的示例(資料來源: https://events.google.com/io2018/)
App Bundles 是 18 個月前剛剛誕生的,但已經有超過 25%的應用安裝時使用了這種格式!這是谷歌推薦使用的格式,并且大多數應用幾乎無需改動就能使用這種格式,只需在 Play 商店上處理一下 App Bundle 的簽名即可。
在 Candyspace,我們正在遷移到 App Bundles 上,同時盡量避免破壞我們現有的工作流程(Slack、QAing 構建、非 Google Play 安裝)。Alistair Sykes 的文章是一份很棒的遷移參考資料,文章考慮到了 CI 服務器、Slack 和 Google Play 內部應用共享等事項。
5. 測試
是的,測試。當然,測試并不是什么閃亮的新特性,也不是用戶能看到的內容,但想要確保一款已有一定用戶基礎的應用的可靠性,就必須要徹底測試你的應用程序才行。由于崩潰率會直接影響你的 Play 商店評分(并且肯定會拖累評分!),因此應該設法將其保持在較低水平上。
測試金字塔(來源:developer.android.com)
Android 的三種最常見的測試類型分別是(降序排列):
單元測試,例如:我的平方根函數會返回平方根嗎?這些測試將構成你測試流程的大部分內容,它們用來確保特定的代碼段(例如一個函數)能按預期正常運行。當你對一個部件建立起信心后,就可以將其用于…
集成測試。例如:我的數學模塊可以與位置模塊協同工作嗎?這些測試可確保你的各個代碼區域(模塊或層)可以正常協同工作。知道應用的組件可以正確相互通信后,你就可以添加…
自動化的 UI 測試,例如:用戶可以在應用上標記一個位置嗎?在設備或仿真器上只會運行這些測試,它們能確保應用按預期提供完整的用戶體驗。這些測試通常比其他類型的測試要慢得多(并且運行起來更加不便)。
谷歌建議將測試的分布定為 70%的單元測試、20%的集成測試和 10%的大型測試,占比較小的部分需要更長的執行時間、維護時間和實施時間。
最好的測試資源是官方文檔,因為它提供了所有測試類型的介紹,以及如何將其實現到項目中的教程。
在 Candyspace,我們將重點放在單元測試上,其占比要比谷歌建議的比例更大,以確保所有新類的行為都是可預測的。我們目前還在改進自動 UI 測試,以減少對手動測試的依賴。